Hareru

做宁静发光的灯塔~

 

【旧文新发】“天道忌盈”——致《与天共地》

一周年的纪念,难忘当时的节目是如何地震撼了我。这是当天写下的文字,如今借着这样一个契机和大家分享。

但毕竟也是一年前的文章了,里面的一些观点也已经有所变化。就拿“天道忌盈”来讲,去年年末的世界杯让我明白了:虽然不完满也是美的,甚至在“美学震撼力”上要胜过“圆满之美”,但是终究不圆满是暂时的,不完美也不应是常态。在14年遇上了同样是27岁的梅西,当年“一步之遥”的悲情又是何其相似?然而终究圆梦了。同样的剧本,无须重复演绎。此时才方知“年纪尚轻,来日方长”的意义,当时失去的,在接下来的岁月积淀后,会以更美好、更圆满、更合适的方式归来。而也唯有在此时,才知晓当时失去的意义。

“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 ”——阿根廷诗人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因为有了节目前半段的那两个失误,这个《与天共地》的故事才得以完成,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羽生结弦 2022年北京冬奥会男单花样滑冰自由滑赛后采访

 

    惭愧的是,我并不是一个一直都在关注冰雪运动的人,更不是花样滑冰、羽生结弦的长年的粉丝,直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男单花样滑冰自由滑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我看到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制作的一个羽生结弦的采访和比赛混剪视频,再加上那天傍晚的时候和朋友聚会,观看了于2月8日进行的男单短节目的部分回放,初步感知到了花样滑冰中所蕴藏的灵动、优雅的美,又谈及了羽生结弦,一切机缘巧合之下才决定今天来看男单自由滑的比赛。

 

  选手按照他们各自的短节目的排名倒序出场。虽然如此,我依旧被比较靠前(名次上比较靠后)的几位选手的展示深深打动。更令人惭愧的是,直到羽生结弦出场前、我国选手金博洋出场后,我才开始为“迎接”这位“冰上贵公子”的出场,做了些许的“功课”。然而这片刻对于我欣赏他整个展示的美而言已经足够了。我才了解到,他将要挑战的是前无古人的“4A”(阿克塞尔四周跳),而这样一个动作对于运动员自身的技术要求和身体挑战之巨大,以及羽生结弦为此所做的无数准备、强烈的执念、高蹈的理想精神和热忱、乃至献身般的倾注,想必已无须赘述了。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结果。“4A”的挑战摔倒,随后再次摔倒。然而音乐不止,姿态天成。名列第四,“恰好”地无缘了奖牌。

 

  可是这是一份多么完美的艺术品,这是一位多么圆满的艺术家。一切的一切,一切的“不顺利”,在此刻竟然都成了这一份艺术品最精美的装点。

 

  短节目时那“宿命般”的冰上小坑,宛如“阿基里斯之踵”,留下的既是遗憾,更是于审美而言必要的“一滞”,是雨前先变了味道的空气。向来“背水一战”的悲情,比无数雄师胜券在握的胜利更加激动人心。而也正是这小小的坑洞,就这样将他轻轻放置在了最后的那个“恰到好处”位置上。

 

  而今日,则是整个“故事”真正的高潮。赛前热身六分钟时完美的“阿克塞尔三周”,是一次激动人心,乃至撩拨人心的预告。那是春天第一块裂开的冰,是乌云后露出的第一束光。人们的激动在“阻滞”之后小小地上升,这个完美的、仅仅是用来热身的高难度动作,英雄向我们小小地掀开了面纱一角,只为了告诉我们“他还在”。于是接下来人们所期待的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炫技、一次完美的胜利、一个历史时刻的产生。尽管依旧带着紧张,但是此时已经得到了确证:“他依旧是他,(而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主角”而言,)那样的预期一定能够达成。”这是我们读过的无数故事、看过的无数电影中所数次向我们确证的。只不过,在现实中,对于那一丝丝不确定性的紧张,却又为之增添了色彩。

 

  开始了。开始了。《天与地》的音乐响起,一切与冰面,与他而言的配合是那样完美、和谐、浑然天成。更令人愉悦的是,我们不需要再等待了,因为那历史性的一刻就要在第一个动作时出演。就是现在。就是现在。起跳、旋转瞬间如幻影,而摔落的那一刹那却如此真实地攫住人心。轻盈如羽,纵然摔倒的时候也是如此。可是这样的摔落,其造成的情感上的震荡,全然不亚于史诗中那些充满力量感的英雄们、那些伟大的城市走向他们命中注定的毁灭。

 

   然而这个场景、这个“故事”、这件“艺术”,事实上是无比轻盈的。一切词语,比如被用的最多的“悲壮”一词,甚至套用的一些“战争”系列的类比词语,对于这个场景、这个人、这个氛围而言,都显得“太滞重”了,于各方面都“太重”了一些,过犹不及。就连“摔倒”一词,也觉得显得过于“沉重”,反而令我更觉得“摔落”合适一些。

 

  “哎呀。”我想感叹,却感叹不出来。因为理智中人都知道,要完成这样一个动作,可能性很低,盼望其完美的完成,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期许”,因此这样的结果又毫不意外。然而艺术中人却乐于感叹,想与之共舞,与之共感遗憾。因为在那个预期中,“他本可以。”但这个预期的打破并不伴随着失望和愤怒,伴随着的却是一种隐秘的,更大的,事实上的——愉悦。因为他们似乎看到了,不论完成或摔落,都无改于他的本质,丝毫不影响他在观者心中作为当时那唯一的审美对象的地位,他的美也不减分毫,甚至因为遗憾而更加动人。一些永恒的东西自面纱后透出光明。

 

  天地之道曰“中”,天地之法乃“自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优雅地,后面的画卷徐徐展开。此时的音乐似乎有灵,若“4A”成功就听起来如同恢弘礼赞,“4A”失败则低回婉转却依旧是赞歌。我看到了一个自然的、自由的,与音乐全然合为一体的羽生结弦。从头到尾,至少在我个人的观感里,感觉除此之外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与音乐乃至整个环境、整个运动的气场契合得如此惊艳绝伦的演出。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最终的冠军技艺极其高超,且动作同选曲的配合也非常不错。只是在个人看来,这种流行音乐、流行舞姿,与溜冰的顺滑,冰面的洁白、安宁——甚至“圣洁”,有些格格不入。

 

  然后音乐结束了,展示结束了。他仪式性地触摸冰面,又一个人去等成绩。虽然这位两度的冠军,在舍弃一切的挑战失败后,技术部分分数连一百都没有上(之前已经有选手达到了一百分以上),但是他的表演部分分数是那场比赛中截止到他为止唯一一个上了九十的。

 

  然而余响并没有结束,有如天成,后面几位更加年轻的日本小将接连上场,好像萧瑟后的回春。昨天知道,羽生结弦已经27岁了。然而在臻于化境之前,谁还没有初出茅庐的展演?谁还没有需要取得成绩、受到认可的目标?谁还没有戚戚汲汲地追求过分数的提高、展示的完美?竞技中短暂的浪漫主义退场了,与我而言,虽然整个冰场都感觉突然“黯然失色”,但是不得不承认接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现实的“竞技高潮”。对于接下来出场的每一位而言,羽生结弦事实上都已经是他们的榜样、在具体成绩上渴望企及的对象,毕竟两枚奥运金牌,已经足以使人安枕,使人满足。然而在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之后,他们也许会,也也许不会,愿意或敢于走向化境去;走向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斯山山顶去。这山顶从未也不可能有凡人到达,然而每个攀登者都会被致敬。在攀登之时,奥林匹斯山周身的云雾就将他们笼罩,神圣的光明自那里照耀,为他们加上荣耀的冠冕、神圣的光晕。我们这些观者从所有竞技者中一眼就可以将他们认出来,因为他们受到了奥林匹斯诸神的祝福和拣选。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理式世界或“太一”的流溢……只有美,也唯有美,产生于非功利,是人类攀向更高层次的路标。两次摔落就这样产生着美、诠释着美,与整个表演全然地融为一体。是这两次摔落成就了《与天共地》。它们是那样契合地同整个演出浑然一体,每一次跌到后的爬起,仿佛都是这个一体的艺术品中必要的姿势。假使这两次摔落一次也不曾发生,我们现在也许在狂欢新的纪录的诞生,就好像喝了可乐那样。我们确实渴望如此,也确实喜欢这样,这也确实应当发生。可是这种悄悄渗入的忧伤、温柔却刺痛的伤感、“甜蜜的暴力”,这种饮美酒、饮良茶之后最醉人的回味,这种美与诗意,就荡然无存了。

 

  当然这是在说美感,在说审美。具体现实生活而言,我们自然是要追求和祝贺胜利、成功、圆满的完成,期待运动员最好的、最成功的表现,也自然不能为了所谓的“追求审美”而“表演失败”,那样的失败没有美,只有滑稽。只是当遗憾发生了……为什么它如此惨痛又如此甜蜜呢?

 

  后生可畏。随后的年轻的、新一代的运动员们一个个地得分超越了羽生。从审美角度而言,“恰到好处”地将他置于“第四”的位置上。这个位置没有金属的装点,又距离领奖台仅一步之遥。然而还有哪个位次更加适合这位“无冕之王”吗?任何一块非金牌的奖牌,都只会在遗憾上徒增遗憾,因为银牌和铜牌存在的本身就标识着金牌的缺失。而金牌——象征着世俗意义上成功的金牌,又怎么配得上这位臻于化境的艺术家、这位进击奥林匹斯山顶的勇者呢?仅仅一步之遥,继续提示且象征着那无言的遗憾。而颁奖时的缺席却恰到好处地提示了他的在场,且没有任何一种在场要比这种在场更加令人无法忽略。遗憾会在颁奖时在人们脑海中盘桓,对于过去荣耀的回忆会提醒人们,以至于能够使缺席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在场。

 

  试想,假如那“阿克塞尔四周跳”圆满完成,“三连冠”圆满达成,此后“羽生结弦”这个名字就会成为一个标杆、一个里程碑,然而是众矢之的,是用来超越的,象征着世俗的、永无止尽的追求和目标。然后我们会看到一代代新人用尽浑身解数跳出“五周”、“六周”、“七周”、“八周”……追求着“四连冠”、“五连冠”、“六连冠”、“七连冠”……然后他的名字就被替换了,人们会起立为新的英雄和王者喝彩。

 

  然而他摔落了,留下了那个空缺。自此虚室生白。

 

 

 

 

竞技是称量的,而人们事实上又更偏好悲剧。

 

What a piece of work is a man!

 

胜利女神没有头,掌握天平的忒弥斯蒙住了双眼,爱与美之女神失了双臂。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善刀而藏之。

 

 

 



【以上仅对于2月8日的比赛的资讯与今日的比赛直播的观感而言,仅记录的是个人在这一短暂的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其余的不甚了解,因此也只从个人角度出发,并胡乱发散。欢迎交流,感谢体谅。】

——————————————————————————————

谢谢读到这里的uu!这篇旧文定时发送于去年看完羽生的表演后第一时间发出的感叹“What an artist. A living Poetry.”的时间,也算作是一种纪念吧~~依然,欢迎并期待大家的交流!

  17
评论
热度(17)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Hareru | Powered by LOFTER